“商改住”与“商改租”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区别却大不同。近年来“商改住”在多地遭到禁止,而“商改租”则渐成趋势。自2017年以来包括上海在内有不少城市纷纷发布政策,不得将擅自将商业办公类项目改变为居住用途。但日前有消息称在改造是符合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商业办公项目可改变为租赁用途。
12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发布消息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网信办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整顿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范住房租赁市场主体经营行为,保障住房租赁各方特别是承租人的合法权益,其中明确,将规范租赁住房改造行为。各地制定闲置、商业办公用房、工业厂房等非住宅依法依规改造为租赁住房的政策。改造房屋应当符合建筑、消防、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为确保租赁市场稳定运行,在《意见》出台之前,各地已纷纷就“商改租”出台细则。分析认为,“商改租”顺应市场需求,将符合建筑、消防、环保等方面要求的商业办公用房改造为租赁住房,既可以增加城市租赁住房的供应,也可以为存量商办房提供了一条新出路。
不过,业内对于“商改租”是否为存量商办项目的最好出路,仍然持有保留意见。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指出,“商改租”在现实中的推进或将遇到两方面阻力。一方面是,商办项目若改成租赁住房,原本规定的“商用水电、无燃气”是否能够按照民用标准收取及施行;另一方面是,商办类项目转化、改建租赁住房项目,其后的租金定价与开发商建设及持有成本间或将不好平衡。
“如果水电燃气不能按照民用标准收取施行的话,租赁人群日常的生活成本会过高,那么这就可能要求项目在房租上做出让步。但之于开发商层面,项目的拿地成本、开发及改造成本以及多年财务成本的累加,几乎决定了其所能接受的租金水平会相对较高。那么,如何平衡租客端和房企端对于商办项目改造的租赁住房的租金期待,需要再探索一个方案。”郭毅概述道。
与“商改住”的高压态势不同,“商改租”正逐步得到放开。事实上商业办公转化、改建租赁住房项目正在成为可能。
疫情之下,北京写字楼市场2020年展望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的办公室空间布局推荐疫情非北京写字楼租金大跌主因上海将试点“宿舍型”公租房出租率逆势上扬,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突围写字楼市场困境四季度北京写字楼租金继续下调,吸纳量回暖如何让办公室展现企业文化元素北京市住建委:近期加快5000套公租房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