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置:闵行区中春路与漕宝路交界处,基地近似矩形
东西向长约:360m,南北向长约:260m
项目总用地面积:90945.6㎡
总建筑面积:190985.76㎡,地下面积:60490㎡
建筑密度:40%,绿地率:20%
▲ vanke park 闵行区七宝镇35号二期地块
理念|在绿色里办公
好的办公园区应该有一种类似混合的,都市般的构架,为聚集在一起工作的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都市氛围,同时可以在宜人的绿色环境中工作。这个项目的中心理念是在绿色里办公,让办公空间与自然充分融合,提高每个个人与环境的参与度,融合度,对自然的感知度,从而营造积极的富于激发性的工作场所。
▲中心共享绿化庭院
▲组团庭院绿化
▲南侧沿街城市绿化
策略|总体设计原则
建筑群布置在一个方正的绿色街道网格内,外围是较高的建筑,内部是较小的建筑构成的三个组团。
▲ 总平面图
边界较高建筑确定了项目在南侧和东侧的城市形象。绿树成荫的林荫大道沿东侧和南侧公园布置,成为办公园区和繁忙城市交通干道间的缓冲。
▲东侧沿街面
▲南侧沿街面
策略|四个不同尺度的融合
为实现“在绿色里办公”这个核心理念,设计采用的策略是,将建筑空间、公共空间、自然绿化空间的融合渗透在不同尺度、纬度进行充分考虑。总体上,分为四个不同的尺度:
xl超大:城市尺度,“广场+中央路线”
l大:总平尺度,“道网络”
m中:庭院尺度,“庭院”
s小:建筑尺度,“嵌入的绿化”
互联策略
interconnected strategies
首先,以基地与城市连接的主要两个广场,东北角广场与南广场为两个端点,在基地内规划了一条中央路经。沿途不同类型的办公楼使这条路经变化丰富,充满吸引力。路线上有三个明显的空间节点,分别是:南侧入口广场,东北入口广场,中心大广场。
东北入口广场是一个城市广场。连接着的几条道路和边界的建筑把它界定得清晰。这是主要的入口广场,特别是对于开车前来的人。它以硬质铺地为主。这个广场的中心可以举办很多活动。
▲ 东北角广场
中央广场是整个项目的中心。这个广场与其中心造型独特的建筑集中体现融合+活力的概念。在此,匀质的线型网格构成语言,某种程度上被广场上部分扭转,并且造型特殊的建筑打破。
▲中央广场
架空的部分连接了前后广场,对建筑的穿越增加了这个中心节点的活力和趣味性。
▲中央广场后广场
南侧广场更像是一个公园,地铁在这里有好几个出口。乘坐地铁前来的人们立即被绿色的环境包围,由此引导进入办公园区。这是一个典型的可进行各种活动的城市公园。高低不同的树阻隔了高速公路匝道,形成这个“绿树成荫”的城市空间。
▲南侧广场
除了东北,中心,南侧这三个广场,这个园区主要公共空间的总体外观是一个由路径、线条、铺装节点以及三维绿化交织而成的线性空间。
▲中央路径上的南入口广场
行走于这条路线,在路边漫步或穿过一些开敞区域时,可以坐下,或自发地停下来聊天,讨论,工作,搭讪甚至可以做一些小运动。这里也可以作为自发的商业会晤的场地。
▲主要共享绿化空间
整个办公园区道路网格系统比较规整,建筑整齐地沿道路布置。这里有三种不同类型的街道:连续的环形街道是主要的基础环线。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的车行交通路线,沿线有停车位。
▲道路+路边停车位
▲小广场+主要道路
在中间南北轴线两侧,在非对称的轮廓下,一边是成排的树包围着内部建筑组团,在另一边,不同的树形成组团成为建筑的入口和停车场。环形街道和“中央路径线”重叠的部分就转换为“共享室外绿色空间”。
▲中央路径上的共享室外绿色空间
▲中央路径上的入口广场
园区中间是周围较大体量办公楼围合成的组团区域,较小的建筑被分成三个“组团”。每个小建筑都整齐地沿绿树成荫的街道布置,同时享有内部组团花园。
▲组团庭院
为了实现充分融合自然的核心理念,除了以上从城市,园区架构,组团庭院三个尺度的融合策略,在较小的尺度,单体建筑方面,园区的建筑设计有以下的原则:
1.弱化建筑之间、建筑和公共空间及景观之间的刚性边界;
2.采用复杂变化的建筑形体,而不是简单的体块;
3.注重室外空间、绿化以及建筑设计的融合,设置屋顶花园、露台、中庭以及下沉庭院等等;
4.每种类型的建筑都有其独特的和结合绿化的方式。
▲沿着高速路的标准办公楼
中庭内有丰富的绿化设施,
与大尺度的树木,共同形成了室内小气候
▲沿着高速路的标准办公楼
▲场地南侧和东侧的标准办公楼
有空中绿化花园和各种类型的绿化屋面
▲场地南侧和东侧的标准办公楼
▲独栋办公楼
底层部分被架空,使得地面的绿化穿过中庭直达屋面
▲独栋办公楼
▲总部办公楼
通过建筑较小体量的错位和变化形成屋顶露台和阳台
▲总部办公楼
▲soho办公楼
绿化凉廊贯穿几层楼高度
▲soho办公楼
立面概念|来自自然的灵感
项目设计把与自然的融合在四个不同的尺度下展开设计。在更微观,但最直接影响人们对建筑感知的层面,立面设计方面,采用了来自自然的灵感----风的元素。
不是空的天空
而是移动的云
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而是荡漾的沙地
不是平整的草坪
而是波浪般的草地
不是平静的大海
而是波涛起伏的水面
微风吹拂,是人与自然最基本,愉悦的互动。起伏的麦浪,波光粼粼的水面让人们更能感知自然的存在与力量。设计将麦浪,水波等自然图案抽象,提炼,表现到建筑立面上。
外面的绿色透进室内
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过于冰冷
为了让在园区的人更好地享用宜人的绿化环境,办公楼采用玻璃幕墙为主要维护结构,让外面过的绿色景观透进室内。但大面积的玻璃会显得冰冷,生硬。因此在立面设计中引入自然图案,柔化冰冷的大面积玻璃幕墙,营造有温度的办公园区。
立面设计结合自然图案
在不改变整个建筑结构的情况下改变建筑的外观,利用立面最小元素的改变,窗框,创造丰富的变化。不同类型的办公楼所的手法有所不同。
|特殊标准办公楼
把脱离主体框架结构的幕墙作不规则折线处理,达到模仿风吹麦浪的意向。用建筑的语言表象自然的魅力,创造灵动的建筑形象。
▲特殊标准办公楼立面
▲特殊标准办公楼
|soho办公楼
用三种不同的玻璃板以不同的角度挂在在阳台的边缘。与建筑有角度的玻璃板有两种不同颜色的侧边,它们在建筑上创造不同的波纹图案,但是每次只能看到一种图案。这三种不同的立面元素一起创造了多变的建筑立面外观。
三种不同的玻璃板
▲soho建筑立面
▲soho立面细部
|标准办公楼
用以下六个模块当作立面的基本元素,不同的组合、排列、颜色加上不同的体量一起创造丰富多变的建筑。
空调板图案 斜玻璃板和边框的
颜色形成波浪形状的图案
▲标准办公楼
|独栋办公楼
独栋办公楼的立面采用特殊的立面元素,以创造可识别的形状和图案。通过该设计方法使外观不像soho那么杂乱,但是依然包含小的元素,更适合独栋办公的尺度。
▲云的意向
▲独栋办公楼立面
▲独栋办公楼
融合自然|看见风
整个办公园区的设计围绕“在绿色里办公”的理念,将与自然的融合与公共空间、路经的规划紧密结合,并且在城市关系、园区道路网络、组团庭院、单体建筑四个不同的尺度下充分考虑。
在更微小直观的立面造型纬度,把微风吹拂下形成的麦浪、水波纹、沙丘纹理以及云的形象抽象概括,用建筑的语言表现在立面造型上,以此营造一个有温度的、宜人的绿色办公园区。
项目名称:万科·虹桥云
业主:万科
总占地面积:90945.6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57202.96平方米
设计单位:荷兰kcap建筑事务所
设计单位:上海联创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人防设计单位:上海民房建筑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施工总包单位: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摄影:许捷
金茂大厦-上海金茂大厦招商详情首页宝矿国际大厦:北外滩商务新坐标,品质办公的首选之地君豪中心:上城区钱江新城写字楼亚细亚大楼: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号写字楼凯德•尚浦——低密度花园式商务办公的领航者上海顶流时尚街区~陕康里张江“科学之门”项目又有新进展!西塔楼预计2024年底竣工禹渡发展中心:拱墅区智能化甲级楼宇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