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写字楼市场发展历程(上)

发布时间:2024-06-05 点击:193
在住宅被各种政策轮番轰炸的过往历史中,写字楼市场始终不温不火。但在魔都灯火通明的夜晚,点亮了不夜城大街小巷的,恰恰正是这些高耸入云的高楼商厦。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上海写字楼的发展历史吧。
2001年前的外销房时代
1990年国家宣布开发浦东,并在陆家嘴成立全国首个国家级陆家嘴金融开发区以前,上海只有1985年锦江集团在黄埔外滩建成的联谊大厦和1990年在老静安南京西路中外合资建成的上海商城(波特曼大楼),它们是那个时代上海写字楼市场的城市双雄。
1992年,邓小平领袖南巡讲话以后,上海的写字楼市场,开始成规模,有计划地开发和建造。而1996年开始,上海第一批写字楼陆续上市。这第一批写字楼连同配套的商业项目,同时为后来的上海商业地产六大cbd商圈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的写字楼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基本上开发商房子建成以后,都乐于获得外销房销售资质,散售给了外籍人士以及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华侨投资客。在当时,国内居民能够买到外销房是一种身份象征。代表着与国际接轨。
到了2001年8月以后,上海开始实行内外销并轨,外销房这个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如今上海的写字楼市场上,还活跃着一大批2000年前后竣工的写字楼,这里面又以外销房为主,很多在当年,可也算是一个商圈的地标建筑。像浦东东昌路地铁口1998年竣工的世界广场,当年可是与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成三足鼎立之势,傲视整个小陆家嘴。
2006年左右的内资小业主崛起时代
2002年4月1日,上海市停止受理自1994年2月起开始试行的蓝印户口。过往购买商品住房可以获得上海户口的时代不见了。加上2001年年底中国加入wto,国内经济全面开始复苏,上海的写字楼租金慢慢爬坡稳定上涨,国内的房产投资客越来越多的把目光聚焦到了可以收取到较高稳定年租金收益的写字楼商铺这样的商业地产项目上。
到了2006年下半年,上海为了保护商业地产的市场稳定,关闭了境外个人以及注册在境外的企业机构(包含港澳台在内)在上海购买商办物业。这个政策一直延续到今天没有变过。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上海写字楼市场的租售价格相当的稳定。
许多追求稳定现金流的国内投资客,开始逐步涉入这一市场。这就像股市中的绩优蓝筹股,便宜价格买入,长期持有,每个月拿固定的租金收益。好的股票每年给股东分红,股东靠分红盈利,好的写字楼,每个月给业主收租,业主靠租金盈利。楼市投资,尤其是商办写字楼投资,因为交易流程繁琐,交易税费较高,不适合短线持有,频繁买卖。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业主们。归根到底,大业主资金更为充裕,也更喜欢这种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的投资方式。
上海写字楼发展的最初主要还是以外销为主,直到2002年经济复苏而2006年出台政策后,上海写字楼逐渐向长期投资方向行进。早期上海炒股热正兴起,但不少人在股市上有所折损,在这时投资写字楼无疑成为了一项可以得到稳定回报的投资市场项目。故而2010之前的写字楼市场以投资为主要活动。


远程办公的该怎么做?
上海写字楼出租中介费用是多少?
北京多商圈写字楼租金下降,望京跌幅居首
三季度天津写字楼市场整体平稳 商业新项目招商良好
写字楼大堂设计风格推荐
北京写字楼下一波动能需求在哪?
上海写字楼空置率小幅回调
中国第一高楼最近有点烦 谁在租这些高档写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