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经营不善,再度缩减联合办公业务

发布时间:2024-05-16 点击:128
作为联合办公市场的鼻祖wework在近十年以来不断扩张市场。以中国联合办公市场为例,wework在上海、北京、香港等城市都进行了投入,开设多个联合办公空间,但与预期不符的是,wework在国内并没有十分受到青睐。
6月17日,wework再度缩减联合办公业务规模,其租用中环商厦h code多层楼面不足1年迁出,部分楼面需重新招租。其今年已先后弃租多个据点包括尖沙咀、观塘等,涉及约30万尺楼面。
品牌去年预租新落成的中环砵甸乍街h code,涉及近10万平方尺楼面,去年尾进行装修,并于今年正式使用,部分楼面获外卖平台户户送(deliveroo)租用,惟wework近日弃租之前的联合办公楼层,而deliveroo则续向业主恒基兆业租用楼面,其他楼层料交回业主,重新招租,估计涉及2万至3万平方尺,市值尺租约50港元。
近年wework在港积极扩充联合办公市场,惟去年上市计划触礁,而品牌最大投资者软银(softbank)更计划放弃针对wework的30亿美元投资计划,加上疫情影响,作出缩减业务动作。品牌近期先后弃租九龙区两大写字楼,包括尖沙咀港威大厦共6层,面积约15万平方尺,以及于观塘启汇(harbourside hq)两层,合共约5万平方尺,尺租约25港元。
两分店均已完成装修,但未入伙便迁出,涉及20万平方尺楼面需重新放租,连同铜锣湾希慎广场、中环h code等,涉及弃租达30万尺楼面。此外,早前内地共享空间kr space,亦已全线撤出香港联合办公市场。
实际上,wework以外,国内不少联合办公品牌的日子都不太好过,此前就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联合办公品牌大多数都处于亏损状态,想要实现盈利,出租率必须超过80%。因此,近年来,国内联合办公市场有两种现象出现,一是联合办公品牌积极寻求上市,二是不少品牌面临倒闭。
来源:观点地产网


杭州办公楼租金水平小幅波动
共享办公如何突破盈利瓶颈?
办公室,也要有这样的设计感
北京:转租公租房违法成本或高达百万
江苏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揭牌
北京写字楼市场开始回暖:需求反弹
武汉办公楼市场不同行业加速分化
共享办公,更加灵活,打破边界